冬季气温低,常常会受寒流、大风和霜冻等恶劣天气影响,再加上风速大,天气干燥,混凝土水分容易蒸发,给道路桥梁混凝土浇筑施工带来全新挑战,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。
混凝土浇筑容易发生冻害冬季气温低,有时候温度在零下几度甚至零下十几度。在这样的低温影响下,混凝土浇筑容易发生冻害现象,不仅影响混凝土浇筑顺利进行,还制约工程质量提升,容易导致裂缝发生,降低道路桥梁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。
混凝土水分容易蒸发和流失冬季气温低,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气温更低,甚至还会受到寒潮和暴风雪影响,不仅气温变化大,风速大,同时空气非常干燥,混凝土水分容易蒸发和流失。作为施工单位,有必要采取相应的防冻措施,注重浇筑过程质量控制,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,实现对质量缺陷的预防。
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道路桥梁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室外进行,冬季气温低,容易发生冻害现象。因此,作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,有必要提前采取防冻害措施,做好混凝土保温工作,实现对质量缺陷的预防,确保道路桥梁混凝土浇筑效果。增强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,提高道路桥梁承载力,使其更好满足车辆通行需要。
为有效应对冬季低温带来的挑战,提高混凝土浇筑效果和道路桥梁工程质量,施工单位有必要落实以下技术措施,加强冬季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,让工程建设取得更好效果。
1、水泥的选择
要确保水泥质量合格,从可靠的供应商采购水泥,并加强试验检测,确保满足要求。常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早强型硅酸盐水泥,水泥标号在42.5以上,同时还要加强每一批次水泥质量检测,保证质量合格。
2、骨料和水的选择
冬季混凝土施工选择骨料时,必须严格检测骨料是否存在冰雪,骨料中不能含有活性材料,避免影响混凝土水化。冬季混凝土施工还要重视水的质量控制,不得采用受污染的水或pH值较小的酸性水,而应该选择直接饮用水或天然清洁水,有利于更好开展混凝土拌和施工。同时还要严格控制用水量,适当添加减水剂,有利于保证混凝土质量。
3、集料选择和使用
选择颗粒集料时遵循就地取材原则,有利于节约成本,减少运输费用,同时还要详细检测颗粒集料的硬度及膨胀系数。冬季混凝土施工尽量选用硬度高、缝隙小的颗粒集料,并严格试验检测,使其在混凝土水化过程中,尽量避免因体积收缩而产生裂缝,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工程质量。
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,落实混凝土浇筑技术,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和防冻害技术,不仅有利于施工顺利进行,还能防止冻害发生。进而确保混凝土施工效果,实现对裂缝的有效预防,确保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和外形美观。